松桃:種上生態茶 吃好生態飯
近年來,松桃苗族自治縣著力推進生態茶產業綠色發展,實現茶產業提質增效、提檔升級。該縣圍繞建設茶葉大縣、茶業強縣的發展目標,突出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組織方式,突出茶產業利益聯結,促進茶葉生態產業發展,助推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。
強化基地建設,茶園升質增效
著力圍繞茶葉園區、成園基地周邊逐年拓展茶葉面積,力求串點連線、連線成片,大力開發新興茶區。
該縣優先選擇有實力的茶葉企業、茶葉專業合作社、種茶大戶等作為新植茶園種植主體,進一步提高茶園基地建設的集中化、規?;?、組織化程度。建立茶園機械化管理示范基地,提高茶園標準化、機械化管理水平。
強化主體培育,加工轉化升級
用好用活政策,切實增加具備加工能力的茶葉經營主體數量。加大對初制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,支持茶葉小微企業、茶葉加工作坊擴大加工能力,提高茶青下樹率。鼓勵優勢茶葉企業通過整合、跨鄉鎮并購、引進戰略合作伙伴等方式實現兼并重組,擴大生產加工規模。加快茶葉加工經營主體SC辦證進度,增加茶葉企業獲證數量。
強化產地宣傳,升級形象品牌
突出梵凈山周邊主要產茶地,融入苗族文化特色,廣泛利用網絡、報刊、街道燈箱、高炮廣告等宣傳媒介宣傳“貴州名茶之鄉”“梵凈苗嶺·茶香松桃”。
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平臺推廣“請您喝杯家鄉茶”“梵凈苗嶺·健康苗茶”視頻。持續展示推介生態、有機、健康的松桃茶葉產品。組織編纂《松桃茶全書》,全面收集整理松桃茶產業發展歷史。
強化市場渠道,提升產銷銜接
大力挖掘縣內茶葉市場潛力,支持茶葉企業產品進入機場、高速服務區、旅游景區、賓館酒店等銷售。
扶持城區、景區、茶葉園區茶樓茶館建設,發揮茶樓茶館在引導飲茶消費中的主流作用。
完善“苗家購”電商平臺建設,加強與蘇州、廣東東莞協作。開展茶葉企業電商銷售培訓,著力推廣網絡銷售渠道,增強線上推廣和線下服務,促進線上線下融合。
強化日常監管,提升質量水平
嚴格執行“貴州省茶園禁用農藥品種名單”,大力發展生態茶。示范構建茶園立體生態系統,增強茶園生物多樣性,以茶葉園區、個性化特色茶園為重點,示范建設一園一花一草立體茶園。
強化組織方式,深化利益聯結
大力推廣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農民”茶產業發展組織方式,筑牢茶產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,重點培育輻射帶動、吸納就業、合作發展、入股分紅等四種利益聯結模式,讓農民群眾分享到茶葉產業的發展紅利。
增強茶產業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帶動農戶及貧困戶的帶動能力。該縣茶園面積穩定在21.02萬畝以上,投產茶園面積達到16.8萬畝;低產茶園改造達到80%,實現茶產業推動鄉村振興,助農增收。(楊智勇)
責任編輯:陳虹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