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沿河:水稻育秧機械化 助推山地農業現代化
    •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
    • 民族團結促和諧 長治久安謀發展
    首頁 新聞 本市要聞

    沿河:水稻育秧機械化 助推山地農業現代化

    2023-04-25 08:56 來源:銅仁市融媒體中心
    投稿:trwz001@126.com  

    當前,正值水稻育秧關鍵期。為保障糧食安全生產,提高育秧效率,實現節本增效,今年,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塘壩鎮在縣農業農村局的指導下,首次推廣水稻無紡布缽苗育秧,采用水稻播種機播種、水稻無紡布缽苗育苗,實現機械化播種,為促進糧食增產、農業增效、農民增收,奠定良好基礎。

    在該鎮金竹村水稻機械化缽盤播種育苗現場,村民們有的忙著往播種機里添加泥土、種子,有的則將育苗缽盤從水稻播種機的一端放到傳輸帶上,隨著機器的自動運轉,鋪土、播種、覆土等環節一步到位,精準又快速。 

    村民忙著往播種機里添加泥土、種子。 張洪全 攝

    “今年我們村合作社開展水稻無紡布缽苗育秧1800余畝,目前已經完成秧苗田整地、開箱,正在進行缽盤播種,每天能夠播盤3500余盤,預計在10天左右可以完成育秧任務,后期我們將加強秧田田間管護,確保秧苗質量,保障秧苗有效供給。”金竹村黨支部書記李方陽說。

    據悉,塘壩鎮水稻無紡布缽苗育秧集中示范基地設在金竹村,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”社會化服務發展模式,由政府統一采購播種機、秧盤、種子、肥料及無紡布等生產物資交由農機專業合作社運營,以集中式機械化開展水稻育秧,降低育秧生產成本。  

    為了推廣農業機械社會化服務,促進農業生產向高標準、高質量推進,沿河陸續引進推廣適用于山地農業發展的農機具,緊緊圍繞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全面開展全程機械化示范行動。塘壩鎮現共發展金竹貢米2萬余畝,2020年獲批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,去年已在該鎮設點示范推廣水稻機耕、機管、機收,加上此次的機播,讓水稻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。 

    梯田。  張洪全 攝

    “今年,我們大力推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,計劃在12個鄉鎮示范推廣1萬畝,其中,水稻無紡布缽苗育種 3000余畝,通過這個技術實現精量播種,節約群眾育秧成本,提高生產效率,有利于提升水稻單產,高效推進春耕生產,保障糧食安全。”該縣農機技術推廣和服務中心負責人趙榜齊說。  

    據介紹,無紡布缽苗育秧技術的核心是應用缽苗育秧盤、采取精量播種、半旱式育秧方式,可培育出“齊、勻、壯”的標準化秧苗,在移栽期無需田間人工移植秧苗環節,不但能降低勞動強度,還不傷秧苗根部,具有省工省時、節約成本、發芽率好、成活率高、秧苗質量高、移栽方式靈活等優勢。(張洪全 陳晶晶)

    責任編輯:陳虹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