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河:加快構建山地農業產業體系
春天讓我們如此期待,云貴高原,烏江邊上,春意盎然。走進沿河土家族自治縣,希望的種子在這片熱土上生根發芽、開花結果。該縣在產業發展上持續用力、全面發力,積極延鏈、補鏈,推動產業全面升級,不斷向縱深推進,群眾收入更加穩定,致富渠道更加寬廣。
沿河沙子街道南莊村是國家級4A級景區,陽春三月走進南莊村,這里花團錦簇,游人如織,群眾或開農家樂,或在家門口擺攤設點,旅游經濟異?;鸨?。
“我們在這里賣菜飯,糯米包子,每年春天李花盛開的時候我們都在這里賣,收入都很好,吃的東西游客都覺得很滿意。”楊小紅說今年李花盛開期間收入很不錯。
春賞花,秋品果,南莊是沿河農旅融合發展的“經典之作”。據統計,沙子規模種植空心李4.5萬畝,年產值3.2億元,空心李是當地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。以前空心李銷售渠道比較單一,每到采摘季,村民滿心歡喜摘下李子,裝進背簍,在路邊、車站、碼頭、農貿市場等地進行散賣,這種銷售模式不僅讓村民的空心李賣不出好價格,而且銷量也很不穩定。
李花(沿河縣委宣傳部供圖)
為切實破解空心李銷售難題,提升產品附加值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,該縣多措并舉、多點發力。借助東西部幫扶資金,在南莊修建了空心李果酒加工廠房、冷藏保鮮庫,對空心李進行深加工,釀制空心李果酒“遇見李”,加之2019年初在南莊建起的縣域電商孵化基地,充分利用“互聯網+”暢通空心李銷售渠道,并不斷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建設、提升服務水平,通過一年一度的“李花節”“采摘節”等活動為空心李宣傳。讓群眾對發展空心李產業更加充滿信心。
“目前,我承包這片基地大概有400畝,空心李成熟后可以賣給空心李酒廠,可以通過電商渠道、直播帶貨銷售,我們只要做管理,提升質量就行。”空心李種植戶黎巧飛說。
沿河山地多平地少,產業發展局限多,如何突破產業困局,新景鎮給出了答案。近年來,該鎮牢牢抓住高質量推進農業現代化這條主線,持續發揮特色優勢,奮力推進農業產業大發展,厚植資源優勢、基礎優勢,深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,持續鞏固拓展以生態茶為主導,水果、烤煙、畜牧業為支柱,以及其他多種“短平快”產業并舉并重的“1+3+N”產業發展格局。
到今年,該鎮有柑橘園1萬多畝,直接或間接帶動4000多人增收,還發展了生態茶園2萬多畝,烤煙2000多畝,花椒、油茶、黃花等產業7000多畝,綠色產業正成為推進該鎮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。
茶農采摘茶(銅仁市攝影協會供圖)
“我們在村里茶園采茶,這段時間每天能采3斤多,每天要掙200多塊錢。”該鎮錦溪村村民羅婭林笑著對記者說。
沙子、新景只是沿河發展產業的生動寫照。今年,該縣突出“一主兩輔”定位,圍繞生態茶、生態果蔬、生態畜牧漁業、生態特色林業等4大主導產業持續發力,加快構建起主導突出、規模擴大、鏈條健全、競爭力強的山地農業產業體系,全力推進山地農業提質增效。(謝海蘭)
責任編輯:陳虹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