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沿河:從“黑色經濟”到“綠色崛起”
    •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
    • 民族團結促和諧 長治久安謀發展
    首頁 新聞 區縣動態 沿河縣

    沿河:從“黑色經濟”到“綠色崛起”

    2023-04-26 15:30 來源:銅仁市融媒體中心
    投稿:trwz001@126.com  

    “現在摘茶好太多了,一天摘下來,衣服也不會太臟,摘茶的手也不會太黑……”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譙家鎮成片的茶山上,茶農們一邊快速摘著茶葉,一邊興致勃勃地聊天,連片的茶山在清晨陽光的照耀下,仿佛置身于綠色的海洋當中,伴隨著春茶的清香,讓人心曠神怡。

    譙家鎮煤炭資源豐富,曾是銅仁最大的產煤鄉鎮,最盛時全鎮有煤炭企業七八家、小煤窯上百個,一半以上村民以挖煤為生。

    隨著生態保護政策出臺,該鎮堅決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煤窯被關停。近年來,譙家鎮通過發展茶葉、烤煙、辣椒、生態畜牧業等產業,實現從“黑色經濟”到“綠色經濟”的轉變。

    “之前我們譙家鎮是以煤炭為主要產業,煤炭停了之后,我們鎮開始大力發展生態茶產業,實現產業由‘黑色經濟’向‘綠色經濟’轉型,現在我鎮茶產業發展效果良好,帶動力強,目前規模已達到了13500畝。”該鎮副鎮長侯元帥介紹。

    譙家鎮連片的茶山。 田霞飛 攝

    譙家鎮連片的茶山

    譙家鎮海拔1000多米,屬高海拔山區,常年云霧繚繞,溫差較大,自然環境優越,適宜茶葉生長。該鎮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種植優勢,把茶葉作為主導產業之一迅速推進發展,為茶樹生長與茶園經營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。

    目前,譙家鎮有生態茶園13500余畝,其中綠茶11800多畝、白茶1500多畝、黃金茶100多畝,年產茶葉近400噸,共成立農民專業作社4個,有效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。

    譙家鎮茶園一角。 田霞飛 攝

    譙家鎮茶園一角

    生態茶園,美了山川富了民,貴州云露富硒白茶有限公司負責人譙佐波和記者介紹道:“我們現在正在采雨前茶,每天組織的工人大概在200至300人左右,由于去年天氣干旱,以及譙家鎮晝夜溫差太大,茶葉發不是很好,所以我們的總產量有所下降,產值大概在1100萬到1200萬元左右。”

    貴州云露富硒白茶有限公司是沿河2013年生態茶產業建設項目重點招商引資企業,主要從事茶葉基地建設生產、加工及銷售,建成占地面積5200平方米廠區,在堡上村、譙家鋪村、桂鮮村等村建有核心茶園2112畝,公司現有管理人員6人,長期雇用周邊農戶20余人,每年季節性臨時用工10000余人次,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就業。

    茶農采摘茶葉。 盧江仙 攝

    茶農采摘茶葉

    56歲的譙思芬,腰間系帶裝有半籃茶葉的圓形竹籃,一邊嫻熟地摘著茶,一邊和記者感嘆道:“我們都年年來,這個茶產業還是好,人老了,來找點零用錢就很好了。”

    一旁50歲的茶農田萬芬接過話:“我們每天七點多就到這兒了,到這之后就要采到晚上六點多才回去,開始采茶這幾個月就忙。”話里行間洋溢著對生活的滿意。

    據了解,自煤廠關停后,由于污染的根治,該鎮茶葉的品質得到提升,口感變得更好,深受顧客喜愛,銷售地也得到擴展,從最開始的上海、南京、江蘇,發展到廣州、深圳、北京,品質的提升帶來市場的擴大,又進一步為當地帶來了經濟效益。

    “今年我們譙家鎮13500畝茶葉年產量預計430余噸,將實現產值2760余萬元。茶產業作為我鎮的支柱產業之一,已成為助力鄉村振興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亮麗名片。下一步,我鎮將因地制宜,循序漸進,穩扎穩打推進生態茶產業現代化發展步伐,奮力推動茶產業再提升,助力鄉村振興。”侯元帥說。(盧江仙  田霞飛)

    責任編輯:陳虹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